牡丹社事件

牡丹社事件是大清國方面的稱法,而日本方面則稱為「台灣出兵」或是「征台之役」。這起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(清同治十三年,日本明治七年),琉球王國船難者因誤闖台灣原住民領地而遭到出草身亡,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,以及隨後清日兩國的外交折衝。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,也是清日兩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。

景點介紹

牡丹社事件是台灣歷史中,具有相當重要的台日歷史事件,而事件起因,也由當時琉球藩民遭在地原住民殺害所引起。六十六名琉球藩民於明治四年(西元1871 年)受船難漂流抵達恆春東海岸的「八瑤灣」,不幸有五十四被當地的排灣族人殺害,當時該墓位於石門雙溪口附近,至明治七年(西元1874年)發生牡丹社事 件之後才移修於此地,墓石高五尺,表面刻有「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」十二字。

一艘琉球的船因為颱風,而漂流到八瑤灣(即今之九棚灣),船上69名乘客中,溺死3人,有66人登陸。幾天後遇上高士佛社的原住民,54人慘遭殺害,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楊友旺、楊阿才營救下前往台灣府,由清政府官員安排轉往福州琉球館。而死亡的54人的屍首則被楊友旺及張眉婆、林碰獅等人合塚安葬於統埔村邊,也就是現在的琉球藩民墓。

後來,民國67年,沖繩史家又吉盛清來台推動改修工作,直到民國71才完工,也立了一個感謝詞的碑文。而後來牡丹鄉更與宮古島結為姊妹市,希望能讓歷史中的衝突不再發生。

景點資訊

歷史遺跡不需門票費

 

相關票券/折扣優惠